
- 当前路径:
- 首页
- 参政议政
- 详情页
“我们聚焦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汽车零部件等细分优势行业,充分发挥园区主阵地作用,突出行业共性解决方案和典型应用场景培育,带动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提升,推进产业智能化发展。”近日,泰州市科技局就民建泰州市委会提交的集体提案《推进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进行上门答复。
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近年来,泰州市着力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产业数字化转型迈进全省第一方阵。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等规划中,突出强调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健康医疗、交通物流、智慧城市等行业领域的广泛深度应用。但从整体来看,在智能制造的信息化基础建设、人工智能的产业化需求、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支持等方面还相对薄弱,人工智能的驱动力发挥还不明显。
为此,民建泰州市委会向政协泰州市六届四次会议提交集体提案,建议:一是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针对重点行业领域制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围绕“上云、用数、赋智”,大力推动智慧工厂和智能车间建设,积极培育具有行业先导性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拓展应用场景,促进“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新模式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二是优化产学研生态,出台完善人工智能专项政策,推动企业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加强校企合作交流力度,发挥行业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组织在需求对接中的作用,多方助力疏通产业堵点。三是强化人工智能人才支撑,引导本地高校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推进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加快构建基于产业布局和产业需求的数字人才培育方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市科技局在答复中表示,将加速构建更加完善、更具韧性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完善支持政策,优化企业科技创新积分体系,突出积分结果运用,强化科技金融动力作用。突出规划引领,基于产业基础绘制人工智能产业链图谱,以高质量招商引资推动产业链发展。创新柔性人才引用方式,在科创资源富集地布局建设区域离岸创新中心,聚焦产业需求深度链接市外高校院所、服务机构资源,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科研设备共建共用、科研人才共育共享。
江苏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江苏民建和江苏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江苏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江苏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