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路径:
- 首页
- 参政议政
- 详情页
近日,苏州市生态环保局就民建苏州市委会在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交的集体提案《加快推进苏州碳排放监测平台建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建议》进行了答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积极响应江苏省关于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的统一部署,苏州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城市之一,高度重视、科学谋划,紧紧围绕“双碳”目标要求,探索建立碳监测评估体系。民建苏州市委会在调研中发现,苏州碳监测存在碳监测体系不完善、高精度碳浓度监测站有待进一步建设、碳监测活动手段较为单一等问题。
对此民建苏州市委会提出建议:一是进一步提高碳监测体系建设水平,进一步完善其区域内碳排放数据管理系统,并对数据进行统一存储、管理和分析。搭建苏州碳排放数据共享平台,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碳排放管理提供有力支持。二是积极布局碳监测网络,建成“高精度为核心,中低精度为基础”的多层次碳浓度监测站体系,在综合分析地理及产业布局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各区域主导风向和其他气象因素,建设温室气体自动监测网络。三是多种监测手段协同融合,提高碳监测水平,创新碳监测手段,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完成碳排放直接监测系统的数智化转型。推动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和推广,提高碳排放监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苏州市生态环保局表示,苏州立足城市发展实际,坚持精准定位、系统推进,多部门协同联动,加快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着力建设全市碳监测网络和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下一步将结合民建苏州市委会建议,采取以下举措:一是多部门协调推动建立健全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持续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探索全市碳排放管理系统建设,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保障。二是持续开展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试点监测。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完善我市重点行业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体系,强化数据质量控制,提升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三是综合谋划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走航等多手段技术融合,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温室气体立体监测网络。四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强化对上资金争取力度,积极申报各类专项资金支持。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要素,支持科技引领,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碳排放监测模式。五是推进企业碳账户建设。苏州双碳产业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将针对不同类型的用能单位,建立完整的碳排放监测体系,全面、准确掌握城市碳排放的规模、结构与动态变化,打造城市碳底座。六是推进企业碳排放数据直采试点建设。苏州双碳产业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将按照各部门要求,推动实施开展能耗10000吨标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碳排放数据直采试点项目,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为温室气体核查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依据。
江苏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江苏民建和江苏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江苏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江苏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