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根据国家法律相关要求,网站域名正式从
www.mjjssw.org
切换到
www.mjjssw.org.cn
请立刻收藏新网址!
(过渡期结束之后,旧网址将停用)
20秒之后,本页面将自动跳转到新网址…
民建江苏省委
  • 当前路径:
  • 首页
  • 会员风采
  • 详情页
获授抗战胜利勋章的民建先贤
作者:王荣 来源:民建镇江市委 发布时间:2025-09-04 10:56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烽火岁月中,民建先贤挺身而出、奔走呼号,以实业救国、隐蔽战线支援等多种方式投身抗日救亡事业,用行动践行爱国之志,为抗战胜利与民族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45年9月3日,中国政府发布命令,举国上下举行庆祝抗战胜利的活动。1945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政府公布《颁给胜利勋章条例》。

 

 

《国民政府公报》1945年10月10日刊发颁授胜利勋章名单

 

抗战胜利勋章是中华民国的一种勋章,由国民政府颁发给对抗日战争时期有功的文武官员和社会贤达人士。《国民政府公报》1945年10月10日刊发了荣获勋章(首批)名单,共计735人,其中有三位民建先贤荣获勋章,黄炎培、冷遹以“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身份”,刘鸿生以“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要员”身份,分别获授抗战胜利勋章;还有两位人士与民建有历史渊源,卢作孚以“赈济委员会要员”身份、成舍我以“新闻界、大报社社长”身份同批获授抗战胜利勋章。

九一八事变后,黄炎培立刻投身抗日救亡呼吁民众觉醒,共同抵抗日本侵略。1931年12 月,黄炎培与江问渔、杨卫玉等人共同创办了《救国通讯》杂志(后更名为《国讯》),通过刊物宣传抗日救国思想。一·二八事变后,黄炎培策划成立了以上海工商界为主体的上海市民地方协会,积极投入抗日运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黄炎培以中华职业教育社名义表示拥护,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团结起来,筑起了抗击日本侵略者新的长城。1938年初,黄炎培等人辗转广西到达重庆,与中华职业学校校长贾观仁筹建重庆中华职业学校渝校。在重庆抗战的岁月里,黄炎培和职教社同仁始终把“全力参加抗战建国”作为目标,激励有志青年为国奋力求学、为民努力生产、为拯救民族危亡而贡献力量。黄炎培大力支持胡厥文创办上川公司,联络工商业企业家成立了迁川工厂联合会,推选抗战初期勇炸日本出云舰的上海实业家胡厥文担任会长,动员江浙沪146家民营企业,将工厂机械设备、物资和人员迁移西南大后方,避免落入日寇之手。在迁移过程中,历经艰险,谱写了我国抗战史上光辉的一页。这些设备和物资人才后来成为抗日后方民族工业的中坚力量,为抗战保留了重要的工业基础。

“卢沟桥事变”爆发,冷遹任镇江县民众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协调各方关系,接待过境抗战部队,协助构筑防御工事,接送和慰问伤病兵员,协助维护地方治安,动员工商界购买报国公债,查防汉奸,运送外地难民和物资过境,开展抗战宣传,主持发行《救亡文摘》,有力支援了前线抗日将士。镇江沦陷前,冷遹主持物资沿江西迁,利用商会中的轮船公司,将蚕种近20万张、显微镜多架转运到重庆;协助镇江、高资、桥头等处蚕种场部分技术人员分批乘轮西撤。这批蚕桑技术人员及蚕种为发展四川蚕桑业发挥了重要作用。1938年2月,冷遹、黄炎培一起向蒋介石面陈发动民众的意见。3月,冷遹、黄炎培、江恒源到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署访问了李宗仁。时值台儿庄战役前夕,他们三人与李宗仁长谈,并提交了一份第五战区动员民众抗日的意见书。1939年1月,冷遹、张澜、黄炎培等人联合发表宣言,声讨汪精卫叛国投敌罪行。1941年3月,冷遹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主张“贯彻抗日主张”“加强国内团结”。1944年9月,在国民参政会三届三次会议上,冷遹支持林伯渠代表中共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呼吁团结抗日。黄炎培、冷遹以参政员身份为协调国共关系作了大量工作。

1937年,刘鸿生毅然投身抗日,出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副会长、上海市伤兵救济委员会会长,积极建设伤兵医院,协助中共地下党员成立“中国红十字会上海煤业救护队”,为抗战作出贡献。1938年 刘鸿生辗转香港到达重庆,二次创业建设后方。抗战期间,他先后在兰州、昆明、海口办了化工厂、火柴厂、毛纺厂等,为稳定抗日军民的生活、补充抗战物资作出贡献。

 

成舍我,湖南湘乡人,被誉为民国时期四大报人之一,是中国近现代报业史上首屈一指的报业实业家。1934年9月,《民生报》因得罪当时国民政府行政院长汪精卫被勒令停刊,成舍我便前往上海,于1935年9月创《立报》。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北平的“世界”报系和上海的《立报》先后停刊。1938年,成舍我在香港复刊《立报》,1944年在重庆复刊《世界日报》。1945年,他回到北平,复刊《世界日报》《世界晚报》。

成舍我之子成思危,1995年1月加入民建,曾任第六、七、八届民建中央主席。

卢作孚是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民生公司创始人、中国航运业先驱。他毕生致力于探索救国强国之路,在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等领域都曾作出巨大贡献。抗战时期,他组织完成的宜昌大撤退保住了民族工业的命脉,也挽救了很多民建先贤的企业。

卢作孚与民建有深厚的历史渊源,1944年他主持建造的西南实业大厦成为了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发祥地,如今镌刻在民建成立旧址陈列馆大门上方的“西南实业大厦”六个字正是他的手迹。2016年5月19日,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旧址陈列馆开馆暨民建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命名仪式在重庆复建的西南实业大厦前隆重举行。2025年7月10日,民建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卢作孚纪念馆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江苏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江苏民建和江苏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江苏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江苏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