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根据国家法律相关要求,网站域名正式从
www.mjjssw.org
切换到
www.mjjssw.org.cn
请立刻收藏新网址!
(过渡期结束之后,旧网址将停用)
20秒之后,本页面将自动跳转到新网址…
民建江苏省委
  • 当前路径:
  • 首页
  • 直属工委
  • 详情页
抗战精神永传承 主题教育强担当——省直九支部、鼓楼区六支部、鼓楼区二支部联合教卫文体专委会共同开展主题教育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访活动
作者:省直九支部 来源:省直工委 发布时间:2025-08-06 11:40

 为持续深入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省直九支部、民建南京市委会鼓楼区六支部、鼓楼区二支部联合南京市委会教卫文体专委会共同开展主题教育暨民建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访活动,民建南京市委会副主委吴先斌,民建江苏省委会社会服务处处长吴丹,民建南京市委会秘书长何洋应邀出席活动。

踏入民建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会员们立刻被庄重肃穆的氛围所感染。一件件满是岁月痕迹的武器装备、一份份泛黄的文件手稿、一张张震撼人心的历史照片,无声而有力地诉说着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 在珍贵的历史文物与史料中,会员们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汲取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硝烟散尽,山河重振;精神不灭,薪火永传。这场红色参访活动,不仅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京这座英雄之城正以红色记忆凝聚前行力量,激励会员们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实干担当,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奋斗篇章。

随后,民建省直九支部和民建南京市委会鼓楼区二支部、鼓楼区六支部联合向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思源工程关爱老兵”项目捐款一万两千元,民建南京市委会副主委,博物馆馆长吴先斌现场接受了捐款。

省直九支部会员们从6月8日以来,认真学习常本春主委关于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的重要讲话内容,深刻领会到这一主题教育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参政党建设重要指示的重大意义,以及对于深化自身建设、推动江苏民建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中展现担当的现实紧迫性。今天联合其他两家兄弟支部共同召开主题教育专题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省直工委员、省直九支部主委郁晓燕,市委会教科文卫专委会副主任、鼓楼区六支部主委张骏,鼓楼区二支部会员施亚东分别领学了第一章“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第二章“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第三章“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吴丹处长对有关支部联合企业家会员在民建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社会服务+爱国主义教育” 相结合形式开展主题教育表示肯定,他指出,今年是民建中央确定的以提升社会服务工作能力为抓手的履职能力建设年,今年4月,民建中央副主席李世杰到江苏开展社会服务工作调研期间,专程走访了南京民抗战博物馆,考察了“思源工程·关爱抗战老兵”项目,希望各支部在夯实思想政治基础,提升凝聚共识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提升服务会员企业实效。

吴先斌在讲话中表示,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巩固多党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实际行动,是对之前历次主题教育和纪律学习教育的延续和深化,是强化参政党自身建设的务实举措。要以庆祝民建成立80周年为抓手,将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关于加强民主党派作风建设、廉洁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结合起来,与学习民建会章会史和优良传统结合起来,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

郁晓燕在讲话中表示,要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对相关规定的学习和理解,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强化自身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注重提升自身形象,以实际行动展现民建会员的良好精神风貌,为推动民建事业的发展、为服务社会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参观结束后,会员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抗战精神为指引,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实干担当,推动各项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力量。

 

 


江苏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江苏民建和江苏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江苏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江苏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