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江苏省委
  • 当前路径:
  • 首页
  • 参政议政
  • 详情页
民建苏州市委会集体提案获市教育局答复
作者:郑千丽 来源:民建苏州市委 发布时间:2024-07-31 10:40

近日,苏州市教育局就民建苏州市委会在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提交的集体提案《关于家校社协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建议》进行了答复。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青少年时期是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着人际交往的拓展和学习压力的增加,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生命健康关爱工作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综合治理机制,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民建苏州市委会在调研中发现苏州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缺乏部门联动、心理健康服务碎片化,心理健康教育有待加强,缺乏有效的心理问题预警机制,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内容单一、专业性不足等问题。

对此,民建苏州市委会在提案中提出建议:加强跨部门合作、建设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网络系统,青少年心理健康涉及教育、卫健、民政等多个部门,应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责权利,强调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并设置专人负责协调工作,使部门间合作实现制度化;以学校为主体,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干预服务,统筹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指导和组织管理,加快建立覆盖心理健康教育、筛查鉴别、早期干预和转介以及动态评估的学校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发展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发挥平台和纽带作用,构建“家—校—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立体的社会支持体系;搭建多学科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家团队,鼓励心理医生进驻中小学校,开展现场心理咨询、教职工培训指导等活动,通过这些多维度的具体举措,提升医疗机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能力。

苏州市教育局在答复中表示,近年来,市教育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及省教育厅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润心”专项行动要求,积极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良好环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关爱和保障青少年生命健康。下一步,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强化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方向引领、专业把关和智力支撑,完善分级预警及干预机制,推进校社间的协作,选取试点学校引进社工进校园,协助学校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协助学校建立家校社协同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育人机制,通过联动多方力量,关爱学生心灵,陪伴学生成长,努力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生态网络系统,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和环境支撑。


江苏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江苏民建和江苏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江苏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江苏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