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路径:
- 首页
- 会员风采
- 详情页
2024年5月,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成功举办。在博览会同期举办的2024“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中,扬州民建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陶健参与创作的红雕漆《湖山秋色》作品获得大赛最高奖项——金鼎奖。这也是陶健大师参与创作的红雕漆作品连续两年获得该大赛的最高奖项,充分展示了当代“扬州工”的艺术风采。
陶健为1968年生人,主要从事扬州漆器技艺红雕漆创作。与很多行业的手工艺人一样,陶健大师属于是那种默默耕耘,做的很多,却说的很少的一类,也是“择一事终一生”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之一。
“死心眼”打下扎实基本功
1986年,初中毕业的陶健进入扬州漆器厂跟随老师傅颜世成学习雕漆技艺,要一边学习技艺,一边学习绘画。同批进场的人练习一年多基本功就开始着手做产品了,而陶健还在坚持在一刀一刻地雕着基础的锦文。不是学习慢出不了师,而是因为她总是不断的追求精细,当水纹雕达到正常标准时,她却想着能不能再细一点,再连贯一些,更具艺术性。追求慢工出细活的她,也被很多人说是“死心眼”,但却为她后期在从事雕漆作品创作时打下了极其扎实的基本功。
“遇名师“提升艺术创作力
在陶健的艺术创作路上,有两个人是不得不提的。一个就是她的师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宇。张宇长于设计,是现代漆器设计的泰斗级大师,多件作品获得国内国际大奖。2005年,扬州市政府为了助推传统工艺发展,促进工艺传承,推出工艺大师带徒的政策。虽然是属于设计类的,但是张宇大师却收下了这个从事制作的徒弟。他对陶健提出了很多的要求,不仅要求她必须要读懂设计稿,能根据工艺要求对设计稿进行再加工,还要求她多读书,要多学习绘画,要在生活中不断的学会观察,要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各种生物的自然形态。师父的教诲对陶健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她大大提升了对艺术的领悟力和审美能力,尤其是对雕漆画稿的读稿能力。
另一位对她影响很大的人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来喜。张来喜大师长于雕漆。作为张来喜大师工作室的负责人,他毫无保留的将多年来自己在雕漆技艺上的技巧交给陶健。在传统雕漆的基础上,陶健学会了将竹、木、牙雕技艺融汇贯通,无论是对主题内容的把握还是对树、石、房、廊结构表现技法的理解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精创作”谱写属于自己的艺术人生
从艺近40年来,陶健参与了许多雕漆精品的创作,为传统雕漆工艺的社会影响力扩大和工艺传承做出了贡献,参与创作的多幅作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特等奖或金奖、“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特别金奖、“艾琳奖国际工艺精品奖”金奖等奖项。
由于成绩突出,陶健2009年被扬州人民政府授予“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及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市级代表传承人;2011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3年7月被江苏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评为江苏省首席技师,她还多次获得扬州漆器厂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8年,陶健从扬州漆器厂退休后,被企业返聘继续参与红雕漆工艺作品的创作。几年间,她不仅完成了厂里的雕漆工艺作品创作,由她参与创作的《幽阁闲居图》还获得2023年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的金鼎奖。此次再摘桂冠,连续两年获得最高奖项,陶健大师也觉得倍感荣幸。
谈及未来,她说,因为雕漆工艺对于体力和眼力的耗费比较大,要求也比较高,但是只要还能做得动、企业还需要,她就会继续前行,努力创作出更多的雕漆作品。
江苏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江苏民建和江苏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江苏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江苏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