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江苏省委
  • 当前路径:
  • 首页
  • 基层动态
  • 详情页
民建常州市委会新北一支部组织观看民族管弦乐演出——《听见·大运河》
作者:民建常州市委 来源:民建常州市委 发布时间:2023-11-21 09:26

近日,民建常州新北一支部组织会员走进常州大剧院欣赏民族管弦乐——《听见·大运河》。新北区政协副主席、民建新北基层委员会主委徐红出席活动。

流淌2000多年,滋养8省35市,这是中国大运河写下的壮美史诗。大运河作为中国最大的人造工程之一,凝结了中国人的智慧与气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要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这是大运河带给常州的兴旺奔腾。作为运河穿城而过的千年古城,常州这片土地的繁荣文化与精神气派都与之不可分割。从江南丝竹到常州焦尾琴,从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到“与天斗,其乐无穷”的创造精神,从百姓的安居乐业到名士的风流雅韵,国乐《听见•大运河》以中国民族音乐为载体,以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并出自常州溧阳的“焦尾琴”这一文化符号作为戏剧性场景的文化符号贯穿全曲,展现运河地域内生生不息的运河文明,挖掘并宣传两岸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富于创造、不屈不挠的中国运河精神。

徐红充分肯定了这次活动有意义、有内涵、有品味。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我们有责任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运河文化资源,这也是促进沿岸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随着常州市“532”发展战略的推进,常州正加大力度推进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利用,紧扣“红色、名人、工商”三大亮点,还河于民、还景于民,努力把大运河文化带常州段建设成为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效益的经济长廊。


江苏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江苏民建和江苏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江苏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江苏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