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路径:
- 首页
- 参政议政
- 详情页
近日,昆山市民政局就民建昆山市委会在昆山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上提交的集体提案《关于优化老年教育,助力老有所学》进行了答复。
近年来,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老年群体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老年教育的需求将呈现大幅度增长。据统计,昆山60岁以上人口约占全市户籍人口总量的17%,预计在2050年前后到达顶峰,目前,昆山已经建立起“市-区镇-村(社区)”老年教育三级网络。民建昆山市委会在调研中发现,昆山老年教育还存在招生规模与老年人口数量不相匹配、师资力量有待充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等问题。
对此民建昆山市委会提出建议:一是盘活现有资源拓展办学场所,探索“老幼共养”协同模式,排摸可以利用的幼儿园资源和社区服务中心,打造“老幼共养”协同服务场所,在满足幼儿的托育学习需求的同时,为老年教育创造便利条件;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适当解决老年教育教师编制问题,畅通学前教育与老年教育之间的师资流动,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三是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优化完善课程体系,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省级线上老年大学平台优势、系统优势和资源优势,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个性化、灵活化的学习方式。
昆山市民政局表示,随着昆山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高,老年教育越来越受到老年群体的欢迎,老年大学成为了老年人康乐身心、更新知识、学习交友的平台。下一步将结合民建昆山市委会建议,继续把“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老年教育各个环节,加强载体和内容建设,不断提高老年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一是在扩大老年教育供给上下功夫,增加村(社区)老年教育布点,进一步发挥社区的最小单元格优势,方便老年人就近“上学”,探索医养结合、学养结合的老年教 育新模式;二是在优化课程设置上下功夫,以现有课程体系为基础,积极发掘新鲜、新颖、新潮的课程,以课程的持续“上新”,不断提升老年人学习的新鲜劲,找到学习的新乐趣;三是在丰富教学外延上下功夫,搭建老有所为的载体平台,组织引导学员积极参与成果展示、志愿服务、文艺汇演等活动, 展现老年学员“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桑榆风采,积极探索“第二课堂”, 让老 年学员“走出去”,营造边学习、边实践、边展示的教学氛围和积 极、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氛围。
江苏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江苏民建和江苏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江苏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江苏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