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江苏省委
  • 当前路径:
  • 首页
  • 会员风采
  • 详情页
常熟民建会员徐静霞赴缅甸抗震救灾凯旋:坚守生命至上的使命担当
作者:盛晔 来源:民建苏州市委 发布时间:2025-04-21 15:34

4月10日,徐静霞在缅甸曼德勒机场登上了回国的飞机,在飞机起飞的那一刻,她深深地舒了一口气,近两周时间的紧张救援终于画上了句号。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的抗争中,徐静霞和她的队友们,坚守了生命至上的使命担当,赢得了国内外的一致赞誉。

                                                                         地震突发,生命不能等待

当地时间3月28日12时50分许,缅甸发生7.9级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道路损毁,数万人被困。灾情牵动国际社会,中国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在常熟民建内部,身为民建常熟市东南支部委员、常熟市应急志愿者协会会长的徐静霞第一时间得知消息就已经坐不住了,她说:“生命不能等待,我们必须马上行动。”徐静霞和所在的东南支部的几位企业家沟通,向会内和社会发出了一封《缅甸地震紧急援助倡议书》,恳请大家给予救助。一天时间里民建常熟市东南支部捐助了五万余元,应急志愿者协会捐助了九万余元

徐静霞马上和同事们一起,用捐助款采购了价值14万人民币的大米,准备与缅甸当地企业联合开展布施。

 

                                                                     跨国出征,行动诠释坚定

灾害不分国界,应缅甸蓝天救援队的协助邀请,徐静霞毅然决定赶赴缅甸,带队参与国际救援。她仅仅简单收拾了下行装,便随队跨国奔赴灾区。

3月30日, 徐静霞抵达曼德勒机场后,被安排在机场海关协助中国救援队伍到达缅甸后的清关工作。她第一时间先安排队友前往曼德勒一线救援,自己在机场投入辛勤工作,为灾区救援队伍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打开救援第一通道。

徐静霞还赶赴曼德勒的震区灾害现场,开展一线救援工作,主要担负着人员调度、后勤保障以及与缅方消防人员的协调沟通。这里大量基础设施遭到破坏,房屋损毁倒塌,救援和医疗物资严重匮乏,大量人员无家可归。同时,灾区余震不断,救援现场仍然面临着二次伤害的危险。徐静霞与队友们面临着余震危险、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等障碍,但始终坚守岗位,连续多日高强度工作。“能多提供一点帮助是一点,”她坚定地说着,“我们也是他们的希望。”

                                                                        传递温暖,携手传递希望

和当地人的沟通与合作,让徐静霞和缅甸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徐静霞在缅甸的专心工作和爱心服务,给当地灾区的人民带去了跨越国界的温暖。她深切地说:“我们传递的不仅是物资,更是携手共渡难关的希望。”他们的工作得到了各方的一致肯定,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缅甸中华总商会分别与救援队伍会面,表达了赞许之情。离开时,徐静霞默默祈祷,祝愿缅甸灾区人民早日恢复生活,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

                                                                      坚守初心,责任推动前行

作为一名民建会员,徐静霞始终坚持着党派成员的责任意识,除了日常的应急救援外,她的重心都放在了防减灾知识的普及宣讲上。多年来,她用了大量的精力去做宣讲工作。早在2019年3月,徐静霞就代表蓝天救援为缅甸卑缪市包康区政厅进行社区应急单元的培训。

徐静霞决心要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做好应急防减灾知识的传播者、应急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人、筑牢安全城市的“一块砖”。在救援路上,徐静霞从未停止过前行的脚步。

走下机场,徐静霞卸下了出征的行装,“身为民建人,能在国际舞台展现中国志愿者的专业与温度,是我毕生的荣耀。”

 

 


江苏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江苏民建和江苏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江苏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江苏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