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江苏省委
  • 当前路径:
  • 首页
  • 会员作品
  • 详情页
镇江,一座有书卷气的城市
作者:王荣 来源:民建镇江市委 发布时间:2023-03-07 09:45

镇江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黄金十字水道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点,长江三角洲北翼中心,北揽长江,西接南京,南与常州、无锡、苏州串联构成苏南经济板块,处于上海经济圈走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镇江,“一水横陈,连冈三面,做出争雄势”。其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形成了“城市山林”、“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镇江扼南北要冲,得山水之胜,钟灵毓秀,是一座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山水花园城市”。镇江有3000多年文字记载的悠久历史,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不仅是“甘露寺刘备招亲”“白娘子水漫金山”等传说的发源地,也是《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梦溪笔谈》等巨著的诞生地,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孙中山的《建国方略》等著作中都涉及到镇江的章节和题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等历代文人墨客在镇江留下的名篇佳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由今溯昔,镇江有多处著名的读书、著述之所,是一个氤氲着书卷气的城市。

 

读书台

昭明太子,原名萧统(501—531),南朝梁代文学家,南兰陵(祖籍江苏武进)人,梁武帝萧衍长子。于天监元年被册立为太子,然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即于531年去世,享年30岁,死后谥号“昭明”,故后世又称“昭明太子”。

传说萧统自幼就喜爱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然而梁太子并不满足,欲以博览天下群书,于是离开建康,来到京口招隐山(现称南山)。山上只有几间东倒西歪的破房子,是东晋末年音乐家戴颙在这里隐居时留下的,环境十分简陋。梁武帝命人修葺房屋,建读书台和增华阁,成为萧统读书和撰文的地方。

 

别峰庵

在焦山双峰之阴的别岭上,有一座别致的方形四合院,称“别峰庵”。一方花坛,数株桂花修竹,环境幽雅宜人,门上保留着郑板桥手书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雍正十一年(1733年),41岁的郑板桥得友人安徽诗人程子骏的千金寿礼,而一洗穷愁,乃赴焦山,专心读书,准备应试。别峰庵(板桥书屋)因此而闻名遐迩。

焦山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修竹,观察入微的郑板桥自是得心应手。有诗为证:

静室焦山十五家,家家有竹有篱笆。

画来出纸飞腾上,欲向天边扫暮霞。

乾隆元年(1736年),郑板桥44岁时,进京应礼部试,中贡士,殿试又中进士。可见,郑板桥焦山读书,成果是显著的。

 

文宗阁

文宗阁位于江苏镇江金山寺,建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毁于咸丰三年(1853年),中经嘉庆、道光两朝,历时74年,以收藏《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而闻名海内外。

2010年3月,文宗阁复建开工,历时一年多时间,总投资2000余万元。复建后的文宗阁基本遵循了历史原貌,建筑总面积1286平方米。2011年10月26日,文宗阁复建竣工,对外正式开放。

 

镇江市图书馆

镇江市图书馆是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前身是江苏省立镇江市图书馆,创建于1933年。1949年镇江解放后改名苏南镇江图书馆,1957年更名为镇江市图书馆。镇江市图书馆占地13亩,馆舍总面积16000平方米。

 

脍炙人口的诗篇

镇江不仅是读书的好地方,也是作诗的好地方,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笔者抛砖引玉,摘录几首: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诗中的“京口”就是长江南岸的镇江,对岸是扬州。

公元1068年 4月,朗月之下,王安石望着长江之水,心潮澎湃。从字面上看,该诗是流露着对故乡(南京)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金山脚下,塔影湖畔,第一泉旁,坐落着一幢远近闻名的芙蓉楼。因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声名远播。

芙蓉楼毁于战火,于1991年重建。重檐、歇山式,分上下两层。高十九米,占地一千多平方米。楼由三部分组成:芙蓉楼居中,东北为冰心榭,东南为掬月亭。楼、榭、亭,三者虽分实合,曲槛、回廊相互贯通,浑然一体。给人的感觉是雕楼画栋、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气势恢弘。

 

影响深远的著作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共10卷,50篇,分上、下部,各25篇。全书包括四个重要方面,由刘勰在镇江市南山写成。

 

《梦溪笔谈》由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撰写,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沈括晚年移居润州(镇江),居梦溪园,1095年因病辞世。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名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萧统在镇江南山读书,同时广邀天下贤才学士,广集古今书籍三万卷,编集成《文选》三十卷。《昭明文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选编了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体代表作品,开创了“文史哲分家”之先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是我国最早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通行本6卷36篇。

刘义庆生于东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卒于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444)。祖籍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后迁居丹徒之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

 

   《老残游记》是刘鹗的代表作,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

刘鹗(1857—1909),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名著《老残游记》作者,署名“鸿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学识博杂、成就卓著,是“小说家、诗人、哲学家、音乐家、医生、企业家、数学家、藏书家、古董收藏家、水利专家、慈善家”,乃晚清第一通才、奇才。

 

《马氏文通》是马建忠创作的语言学著作,于1898年首次出版。《马氏文通》是中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语法书。全书分十卷。

马建忠(1845—1900),别名乾,学名斯才,字眉叔。江苏丹徒(今属镇江)人,是《文献通考》作者马端临第二十世孙。清末学者、外交家。

 

《大地》是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大地》里,作者以同情的笔触和白描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的家庭生活,以饱蘸同情心的笔写出了“农民灵魂的几个侧面”。在小说出版的20世纪上半叶,这一作品,跨越了东西文化间的鸿沟,有力改变了不少西方读者眼中中国那种“历史悠久而又软弱落后的神秘国度”印象。193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赛珍珠(1892-1973),美国作家、人权和女权活动家 。出生4个月后即被身为传教士的双亲带到中国,在镇江度过了童年、少年,进入到青年时代,前后长达18年之久。

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镇江现有赛珍珠故居、赛珍珠文化公园。


江苏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江苏民建和江苏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江苏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江苏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