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江苏省委
  • 当前路径:
  • 首页
  • 会员作品
  • 详情页
回忆两代人在雩山水泥厂的岁月
作者:王荣 来源:民建镇江市委 发布时间:2022-06-13 14:39

根据梁晓声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人世间》播出,引发许多观众的共鸣与热议。而其中演绎的几位主人公的故事,一下子触动了我的内心深处,让我不禁回忆起一家两代人在雩山水泥厂的岁月与往事。

“雩山水泥厂”是工友和当地群众的简称,而其真正的名字曾经有三个:丹徒县白云石矿雩山工区、丹徒县水泥厂、镇江雩山水泥有限公司。雩山,位于镇江谏壁街道南部,山体岩石质地为石灰石,储量丰富,适合生产水泥,故而名为雩山水泥厂,从筹建到关停,前后存续48年。父亲22岁进厂,60岁退休,一辈子呆在厂里,长达38年;我19岁进厂,到企业关停时离厂,与雩山水泥厂朝夕相处了30年。

1970年,丹徒县白云石矿在雩山南麓筹建水泥生产线。从此,雩山水泥厂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70年—1990年,这20年是创业、成长期;1991年—2010年,这20年是发展、改革期;2011年之后,进入低谷、衰落、关停期。在雩山水泥厂的兴衰中,父亲和我的人生境遇也与厂的命运息息相关。

雩山水泥厂的第一个20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蜕变,取得了令人骄傲的业绩:1970年成立雩山工区,1974年10月成立丹徒县水泥厂,职工200人,年产水泥7000吨。1975年,南京化工学院、江苏省建材科研所、谏壁发电厂在厂进行利用粉煤灰代替矿渣和粘土生产粉煤灰水泥的工业试验,1978年粉煤灰水泥正式投入生产,年产水泥2.4万吨。1983年贯穿雩山南北的雩山隧道开工,全长232米、高2.6米、宽2.2米,翌年6月竣工。1984年,第一条年产10万吨水泥生产线建成投产,率先在全国采用“自动控制预加水成球新技术及装备”,在第35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博览会上获得银质奖。1990年水泥出口菲律宾、韩国,开创了镇江市水泥出口的历史。此时,全厂占地15万平方米,职工800余人,固定资产970万元,年产水泥量逾10万吨,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在丹徒县属企业中名列前茅,党委、工会、团委、职工业余补习学校等组织管理机构健全,还与丹徒县谏壁职业中学联合举办建材职高班,部分毕业生招录进厂工作。厂里还鼓励员工参加函授、电大、夜校、自考等形式的在职学习,“边上班边拿文凭”成了当时上进青工的标配。

父亲是1970年进厂参加筹建的第一批工人。筚路蓝缕,栉风沐雨,露宿工棚荒庙,吃水一是靠天下雨二是挖井担水,开山凿石主要用钢钎和铁锤,运输工具是小板车和小型翻斗车,石子、矿渣、黄土的进出料主要用铁锹、箩筐靠人工作业来完成。那时既没有收尘设备,也没有环保理念,工人们有的戴上“大鼻子”口罩,有的干脆赤膊上阵,挥汗如雨,不辞劳苦,“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只争朝夕地“拼命干,加油干,苦干加夯干”……那是一个“舍己忘我”、激情燃烧的岁月!企业在一天天的成长、发展、壮大,父亲的命运也同样地发生了改变,由农民合同工“转正”(转为城市户口和固定工),再后来“提干”、成为国家干部,当过车间主任、科长、总调度长,完成了从农民、到工人、再到干部的华丽转身。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最后一年,我职业高中毕业了,以照顾干部职工家属就业的名义,安排到雩山水泥厂上班,从此自己便与这个厂的命运休戚与共了,自然也与父亲成了一个厂的工友。当年,一家几代人或多个亲戚在一个单位工作是很普遍很常见的现象。

刚步入社会,一切都是新鲜的。雩山水泥厂已初具规模,辟有生产区、办公区、宿舍区和家属大院,建有浴室、理发店、幼儿园、卫生所、食堂、职工商店、录像厅,每周都放映电影;设有电话总机房,每个科室、车间、传达室都装有电话;夏天发冰棍、绿豆汤、西瓜、仁丹和蚊香,冬季发放被胎、手套、军黄色棉大衣、洗衣粉或肥皂;每月会发放几元到十几元不等的奖金,这些对我这个农家子弟来说,简直是“人间天堂”,从而发自内心的喜悦与热爱。

1991年—2010年,是雩山水泥厂的第二个20年,进入了发展与改革的历史时期。首先是企业的不断发展,1993年第二条年产10万吨水泥生产线建成投产,1998年更名为镇江雩山水泥有限公司,1999年日产500吨熟料带余热发电旋窑水泥生产线建成投产,陆续建成编织袋厂、建材设备厂、彩色水泥厂、砂浆厂、保温材料厂、三产公司和驻沪、驻闽经营部;县石灰厂并入续办;参与组建镇江水泥集团公司;与江苏理工大学联合举办了一期机电专业证书班,约有30名员工取得大专结业证书。全厂固定资产1.5亿元,水泥年产量逾50万吨,职工人数1100余人,跻身大中型企业的行列。处于深化改革开放、经济转型的历史时期,企业的各项改革持续推进,“砸三铁”、全员合同制、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试点、废止企业级别工资推行岗位工资、中层干部竞聘、股份合作制、管理层收购、后勤服务和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员工下岗分流,职工无法回避也只能面对,并承担着改革带来的阵痛。

同样,父亲经历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其毛笔书法作品“丹徒县水泥厂”,被制作成白底黑字的厂牌悬挂在厂大门口,这是父亲作为书法爱好者的荣耀;1994年入党,这是父亲的夙愿;1995年分到厂里的一套60平方米的福利房,这是父亲的期待;2002年父亲内退,每月领着微不足道的生活费;2007年退休了,父亲从此与雩山水泥厂“挥手自兹去”。

而我正值青春年华,和同龄人一样,立足岗位,在进取的道路上努力前行,参加函授、党校进修、撰写论文、换岗锻炼,积蓄着知识、经验和力量。我娶妻生女,完成了从人子到人夫、人父的角色转换,父亲分到的那间不大的福利房,成为我们一家人的“避风港”和“安乐窝”,留下了永恒的爱情记忆和总是回味的家庭温馨。弟弟毕业了,没有成为雩山水泥厂的工人,而是当了驾驶员,购置一辆农用车(四轮拖拉机),专门从雩山水泥厂装运“雩山牌”水泥。我们一家人与雩山水泥厂的关系似乎更密切了。

(“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征文颁奖大会于2018年4月17日在淮安召开,右一为王荣)

身处改革开放洪流和国企改革大潮的我,有自己的努力,有时代的机遇,或许也凭借雩山水泥厂的这个舞台,让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发表财经管理类论文、文史文学类稿件四百余篇,曾获中国会计学会、中国财经报社、中宣部《党建》杂志社、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等全国性奖项,获评镇江市自学成才优秀职工、江苏省书香之家、全国“百姓学习之星”荣誉称号,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当选丹徒区政协委员、民建丹徒区基层委员会委员、民建镇江市文化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华职教社第一次大会代表,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曾获镇江市人民建议征集一等奖、国家司法部“我为普法献一策”活动三等奖,获评省、市优秀民建会员称号和民建中央优秀作品奖……《新华日报》《江苏工人报》《镇江日报》等媒体报道我的个人事迹。我也走上了中层管理领导岗位,曾任人事科长、分厂厂长助理、物资仓库主任、总经理秘书兼办公室副主任、企管办主任等职,也算是“有岗、有位、有为”了。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雩山水泥厂却已悄悄落伍,由兴盛渐渐走向衰落。由于受生产规模、技术工艺、建材价格波动、供电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宕口停采、产权结构、股东投资、人才流失等多种因素的叠加与影响,先是关停了旋窑熟料生产线,继而编织袋厂、建材设备厂、职工商店及附属公共服务设施陆续停止运行,部分员工被轮岗、内退和裁员。2015年,镇江市政府实施东部地区环境整治,决定关停雩山水泥厂。2018年9月正式关闭,全员解散,运营了48年的雩山水泥厂由此终结,昔日机声轰鸣、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的厂区,彻底沉寂了。我和工友们带着无奈、失落、伤感甚至悲壮地“告别昨天所有的荣誉”,开始了人生新的里程。

2018年1月,父亲病逝。父亲最终没有见到雩山水泥厂正式关闭的一天,这兴许对父亲而言,是最大且最好的宽慰。他虽退休了,却一直牵挂着水泥厂,他舍不得也不愿意看到厂子“垮”了,更是在为我和弟弟今后的生计而忧虑。

父亲亲历了雩山水泥厂的始建,而我见证了雩山水泥厂的关闭,这或许是冥冥之中的某种安排!时光如流水般飞逝,我离开雩山水泥厂已近四年,回忆昔日的时光,感慨万千,辗转反侧。为了薪火相传父亲一代人艰苦创业的精神,为了铭记一批批工友为企业的改革发展作出的奉献与牺牲,为了不让自己忘却流逝的“人生中最好的年华”,是为记。


江苏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江苏民建和江苏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江苏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江苏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