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江苏省委
  • 当前路径:
  • 首页
  • 会员作品
  • 详情页
冷遹与韩国钧
作者:王荣 来源:民建镇江市委 发布时间:2022-02-27 20:25

2021年,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新华报业集团在全省开展了“庆百年华诞 创同心家园——江苏百家统战基地巡礼”活动,最终确定了江苏百家统战基地巡礼入围名单,其中韩国钧故居、冷遹纪念馆入选。韩国钧、冷遹是江苏耆宿,有着很深的交谊。

韩国钧(1857-1942),字紫石,江苏海安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苏省民政长、安徽省民政长、安徽巡按使、江苏省省长、江苏督军、抗日民主政权苏北参政会名誉议长。海安沦陷后拒任伪职,终因积愤成疾去世。时任新四军代军长陈毅誉之为“民族抗战之楷模”。

冷遹(1882-1959),字御秋,江苏丹徒人,政治活动家,民盟、民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始人之一,“镇江三老”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兼水利部部长、江苏省副省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江苏工委主委等职。

2022年是韩国钧逝世80周年,冷遹诞辰140周年,遂撰文纪念,以予缅怀。

 

 韩国钧委任冷遹为江苏省水陆警备司令

1922年6月,韩国钧再度出任江苏省省长。

1925年1月,张宗昌部南下江苏,为免江苏人民生灵涂炭,江苏省长韩国钧特委冷遹为江苏水陆警备总司令。1913年3月,冷遹时任江苏陆军第三师师长,张宗昌经柏文蔚、陈英士介绍至第三师,冷遹任之为骑兵第三团团长。冷遹是张宗昌的“老上司”。

韩国钧与冷遹常有交往,交谊笃厚。从两件事中可见一斑:

1917年,韩国钧加入中华职教社,为永久特别社员。冷遹是中华职教社早期主要负责人之一。韩国钧、冷遹与中华职教社发起人黄炎培交往甚密。

1942年5月,新四军军部和盐阜区各界隆重举行苏北著名士绅韩国钧追悼大会。从庞树森致钱孙卿的一件信函中,提到冷遹、杜月笙、陈光甫等人筹备参加韩国钧公葬的事宜。

 

冷遹与韩国钧的通信

韩国钧《朋僚函札》系1915年—1937年间,韩国钧与康有为、梁启超、黄炎培、陶行知、史量才、曾朴、冷遹、张謇等600多人交往的信函。共计57册,3600余件(韩国钧后人韩忠义、韩良愉于1987年8月19日捐赠给江苏省档案馆收藏)。其中收录了《冷遹致韩国钧的五封信》。

    现摘录两件,以飨读者。

 

紫老钧鉴:

迭接乡人马贡芳诸君来函,指摘现任镇江警察局长刘局长志正种种贪暴情形,并谓,地方人士忍无可忍,业经胪列控告云云。窃思警务与人民之关系至密切,感情既恶,水火日甚,为地方计,似多不宜。遹乡居无多,虽未尝目击刘局长之行为,而其不利众口,已属无可推饰,拟恳遴选干员密查,为地择人,另委局长。乡人公意愈谓,自有局长以来,惟陆君菊人勤厥职务,人皆爱戴,望其复任,心理大同,环嘱欲念桑梓,一言保荐。遹与陆君适有友谊,屡自含默,而乡人群举不应避嫌之义相责,好者为事择人,故不敢拘泥成见,以误地方,用特上渎钧听,是否有当,伏祈察核。肃此。

祗叩

钧安

冷遹谨启。一月三号。

注:此信韩国钧原收藏册纪年“癸亥”,即1923年。

 

 

紫老崇鉴:

两奉赐示,敬悉敬悉。寄老去沪已数日。来函,电稿正在拟办中,有人虑无、常两位钱先生恐不赞成,以已有电反对在前也。昨函请寄老,电启拟后照征列。两钱处另设法疏通,无锡已另有电,希望二万疏通无、澄运河,省当能允。璘叔处,公能去函请其列名否?此公反对电未见,沪闻恐不确。保安处公事,已亲交项处长,并将日前所请者再说一次,队名冠“实业”两字可照办,委员会亦可可维持旧案。话虽如此说法,能无变更否,仍不敢信也。上海电稿来,即快邮寄呈钧览,此事诚不宜再迟,今再去函催促。手上。敬请

钧安

冷遹谨启 九、三十

注:此信原收藏册纪年“丙子”,具年者多为民国二十四年。故推测写于1935年。

 

冷遹题赠“潞国精神”

文人多以“潞国精神”来赞誉某些有建树且精神忒好的人。如袁枚的诗作:“夜深官鼓响冬冬,潞国精神少倦容。广长妙吞天河水,一样澜翻听未终。”又如:主持编纂《清史稿》的赵尔巽八十寿辰时,有祝寿诗曰:“劫后沧桑复几春,又逢皇览及良辰。陶孙忠爱见良史,潞国精神真异人。”

1913年9月,张勋攻陷南京,辫子军在南京杀掠三日。9月6日,北洋政府任命韩国钧为江苏省民政长(1922年—1925年再度出任江苏省长,一度兼任江苏督军)。为医治战争创伤,平定南京及其近郊社会稳定,韩国钧作了艰苦的努力,包括筹设赈抚局,恢复市面经营,组织初、高等学校复课;筹设江南水利局,开浚秦淮河,勘视白茆河,设立江北运河工程局,等等。

韩国钧70寿辰之际,冷遹题赠“紫石先生七秩荣庚  潞国精神”匾额,显然具有褒赞韩国钧主政江苏期间有不凡建树且古稀之年依然精神矍铄、身体健朗的意思。


江苏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江苏民建和江苏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江苏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江苏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